壽衣百科

壽衣的由來與穿法

人過世穿以入殮的衣服稱為「殮衣」,俗稱「壽衣」或「老衣」。
『壽衣』乃是人往生後見老祖宗的『禮服』。俗稱「老人嫁妝」。
壽衣多在生前就準備好,或出嫁時別人送的,也有人以壽衣作為61歲生日賀禮,俗稱「張老衫仔褲」,另外女子出嫁時所穿的白布衫白布裙亦可作為壽衣用。若無忌諱,家屬多在臨終彌留狀態或還有意識時替臨終者穿上,但大多於亡者洗身後換壽衣,且須經「套壽衣」或「套衫」儀式,即孝男戴竹笠、穿木屐,一腳立於竹椅上,手拿麻繩,取壽衣前後相反,一件一件套在孝男身上。
孝男穿好後,手持秤子,好像要秤衣服似的,這是要告訴亡者,壽衣是子孫買的,要他穿了去見祖先。
實行完這些步驟後,一次脫除所有壽衣,以便穿於屍身,此謂之「套壽衣」或稱「套衫」,此時忌孕婦在場,唯恐胎兒被死者亡靈纏住。
相傳壽衣起源原是吳三桂投降清朝時,提出一個條件:生時我可以穿清服,死後我要穿明服。

自此,明服成了壽衣的樣式。歷史背景是因為由於清朝的統治者為滿人,而當時一般的百姓為漢人,明朝遺民曾受到很大壓迫,出於不平之心及所謂民族意識,就有種種風俗出現,例如漢人喪禮習俗也有頭戴斗笠,意味著頭不戴滿清之天。 還有一種說法是穿著這種舊時衣物,在人過世後,比較方便和已經去世的長輩相認,因為家族的長輩們穿的也是這種舊款衣物。
除了人過世後穿壽衣,也有人是在父母還健在時就幫他們添買壽衣,因為壽衣有可為長者增壽、為兒孫添福的意涵在。
漢族禮俗壽衣至少五件,多至十三件,但須奇數,不用偶數,因喪事只可單不可雙,以避免不吉。

有些地方則因「九」與「狗」同音,又忌壽衣為九重,以為不敬。壽衣材質多用綢子,「綢子」諧音「稠仔」,可福佑後代多子多孫。
忌諱使用緞子,因「緞子」與「斷子」同音,唯恐遭到斷子絕孫的果報。使用毛皮料製成的壽衣也是禁忌。
《淮南子》中有一段話:「葬死人者,裘不可藏。」裘即為獸皮,葬之,則亡者來生會轉世為獸類。另一種說法是人屍與獸革混雜一處,不能辨別。古時壽衣上衣不稱「件」而曰「領」,有三領、五領、七領之別;褲不稱「條」而曰「腰」,有三腰、五腰之別。 「五領三腰」就是穿五件上衣著三條褲子。舊時一般平民百姓穿三領,官宦富貴之家穿五領、七領,帝、后駕崩著九領,謂「九五之尊」。

現壽衣論層不論件,即一層布計一層,是以有裏之裌衣即計兩層。飾終之服,男者頭戴壽帽,上衣五套,依序為貼肉衫、私底裘、衫褲、長衫、馬褂,腳著黑襪、壽鞋,手戴戒指並持荷包袋。女者頭戴髮箍,上衣五套,依序為貼肉衫、私底裘、衫褲、衫裙、裘仔,腳著黑襪及繡有蓮花的壽鞋,手戴手鐲、持荷包袋。未成年的「早夭仔」以三套為主,少了私底裘和衫褲。 台灣目前常用的壽衣,是算層不算件,而且壽衣要取單數,代表吉利之意,而且上衣稱領,下衣稱腰,即上衣有三、五、七、九領,下衣有三腰、五腰等之分。
壽衣一般要穿五件七層(上衣有內裡即算兩層),也有九層、十一層、十三層等,除因層與成音相同,代表其人功成,家屬名成,穿得多層也是考量衛生問題。


貼身內衣褲多稱貼肉綾,一般都由女兒準備,代表女兒貼心。
一般在穿壽衣時會依年齡來決定穿幾層,51至70歲多穿七層,71至90歲穿九層,91歲以上穿十一層,百歲人瑞穿十三層。當然,壽衣的材質和顏色也多會選擇亮麗、鮮艷及看來較莊嚴的款式。
但是,現在也有越來越多人不選擇這種舊時代款式的壽衣,有人選擇正式的西裝,也有人穿著生前最喜愛的衣服,畢竟年紀較輕的一代較不能接受舊式的壽衣。


也有一派認為還是要按照風俗穿著;另一派則認為穿著西裝比較恰當,但是最後的穿著則是由當時主要決定喪事的兒子做安排。
我想,除非過世的人自己有特別的交代,否則穿何種壽衣,只要家屬同意就可以了。
但是,大家可能還要注意的一點,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天,將來要穿入殮的壽衣,最好注意其材質,最好選用天然的材質,才不會造成環境上的污染。